學名Babina adenopleura 

其他俗名:彈琴蛙、Olive frog

腹斑蛙鳴唱。

成蛙形態:體長5~6公分的中型蛙,外形短壯。體背褐色至深褐色,常有黃金色背中線。背側褶細長,但在後半部往往中斷,褶線下方有一條黑線。雌雄體型大小無顯著差異。雄蛙有一對咽喉下鳴囊,兩側肩後方有一塊扁平黃色三角形肩線隆起,第一指基部有明顯的膨大婚墊。

成蛙生態:廣泛分布於2,000公尺以下低中海拔有水草的池塘、沼澤、濕地附近。主要在4~10月繁殖,鳴叫聲為響亮、上揚的「給、給、給」,即使白天也可聽到一些個體在隱蔽處鳴叫。雄蛙有領域性,當其他雄蛙接近時,會發出「嘎」的遭遇叫聲,並主動驅逐接近者。

卵及蝌蚪:一次產約300粒黑白分明的卵,小片狀漂浮在水面。蝌蚪大型,長約6~7公分。尾鰭高,有許多細小的褐色點。

分布:中國南部各省、海南島及臺灣2,000公尺以下低中海拔地區。

保育等級及紅皮書受脅類別:一般類野生動物;暫無危機(LC)。

腹斑蛙抱接。
腹斑蛙雄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