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「梅子姊,我們的生態教育活動,可不可以來支援?」紙教堂工作人員打電話詢問。
「蜈蚣社區的蝴蝶調查還不熟練,請梅子這組協助。」彭國棟老師請擔任小組長的梅子支援。
「各步道的蝶調報表,都先交給梅子做統計。」解說員一致贊成。
……
暱稱「梅子」的曾素梅,在蝴蝶生態解說員當中,深受大家倚重和信任。大學念企管,先後在警政署及公平交易委員會資訊組任職的她,公職退休後投入生態世界,找到另一個揮灑的天地。


雖然鐘靈國小仍在2016年廢校,但那兩年裡,她用自己的方式,為偏鄉教育工程盡心,這段經歷也對後來擔任生態志工有所影響。
2011年,新故鄉文教基金會推行再現埔里蝴蝶王國計畫,她報名第1期蝴蝶生態解說培訓,通過認證考試。但她的學習歷程並非一帆風順。「我程度不算好,有時考試還低空飛過。加上眼力不好,野外辨識比別人慢,植物辨識更是差……」植物是她最大的罩門。她苦惱到一度萌生退意,但逃避非她性格,加上同組夥伴鼓勵,她卯起來練習,在「堅持到底,就是你的!」信念下,終於跨越了障礙。也因體會學習的困難,後來她不吝提攜後進,熱心引領初學者進行調查。
她自認天分跟成績都比不上,「但我想走出一條具有自己特色的解說路線。」喜歡人文的她,解說常加入自己收集的小故事,尤其擅長與孩子互動,「小朋友的專注力只有15分鐘,不趕快講重點就會跑掉。」鐘靈國小的經驗讓她熟稔孩童心理,活潑的解說風格加上親和力,大受孩子歡迎,「新故鄉」推行的親子生態體驗、校園蝴蝶環教列車,她都是很好的幫手。

從資訊界跨到生態界,從恆溫的電腦房,到千變萬化的大自然,曾素梅的生命有了大翻轉。「生態像個無底洞,植物認不完,蝴蝶多到眼花撩亂,學不完啊!」至今她仍戰戰兢兢,卻甘之如飴。
踏入埔里蝴蝶生態圈的梅子說,在人生後半段能與大自然擁抱,盡小小棉薄之力,豈是「幸福」、「幸運」二字道盡。
埔里有一群人,看到蝴蝶就喋喋不休,在這群環抱熱情的蝴蝶生態解說員的引領下,你會發現埔里的精彩。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