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本內向的游釗敏(右1)加入生態解說的行列後,開啟生命的新領域。

  「小朋友,蝴蝶的天敵有哪些?」、    「毛蟲寶寶有什麼保命絕招?」在南豐國小的蝴蝶生態環境教育列車,解說員游釗敏正為小朋友做簡報,活潑的問答,吸引全場注意。

   「我的個性較為內向,沒想到有一天會拿起麥克風當解說員。」游釗敏說。

    1961年次出生的游釗敏,是土生土長的埔里人,父親在她國小時就往生,母親身兼數職、辛苦拉拔6個孩子;也因對母親的不捨,懂事的她一直在母親身旁陪伴,從沒離開埔里。
    高中畢業後,因家境問題無法再求學,她到小工廠當會計,乖巧安靜的個性,很得年長一輩的喜愛,很快就有人來做媒,介紹當時在銀行任職的先生何文亮。婚後幾年,游釗敏一直是單純的家庭主婦,後來為了孩子,積極參加學校辦理的親子課程,慢慢跨出去當志工,開日後一連串教育學習的序幕。到了
2011年,游釗敏加入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第1梯次蝴蝶生態解說培訓班,讓她又跨入全新的領域。

游釗敏(左1)和夥伴積極投入大埔里地區生態資源調查工作,建置家鄉生態資料庫。
游釗敏(前1)和生態解說員參與「幫蝴蝶造窩」的活動,種下蝴蝶食草和蜜源植物。

    之前她從沒特別注意蝴蝶,還想著彭國棟老師那樣的專家,教的內容應該很學術,不知道大家會不會跑掉……沒想到,「一上課就被彭老師黏住了!扒都扒不開,只想跟著他學更多!」游釗敏玩笑地說。尤其彭老師從不藏私,總是以身作則去作調查、去守護生態,引領他們這群學生一頭栽入蝴蝶的世界,且沉迷至今。

    也是學了蝴蝶,她才知道埔里曾是蝴蝶鎮,想起小時候東榮路那一排蝴蝶標本販售店,很多大哥哥大姊姊在那邊工作的盛況,對照後來棲地消失、蝶況大量減少,她深有所感:「萬物是平等的,所有生命都該尊重。尤其本就生活在這裡的物種,更不該讓牠們滅絕。」

    所以她積極投入蝴蝶資源調查、環境教育、蝴蝶生態解說,也結識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,和曾素梅、葉宗和、鄭雪如、陳素敏等同學戲稱為「5人幫」,「我們一直在創造被利用的價值,至少在環境教育上,我們是可以盡一點力的,讓大眾認識生態,喜歡生態,進而願意守護。」

    身為解說員,每回在戶外進行蝶況調查時,她仍掩不住興奮,看著翩翩飛舞的蝴蝶停在自己手指上,滿足地吸吮著汗珠,「原來幸福可以這麼簡單,自然這麼容易親近。」游釗敏滿足地說。         *